热门关键词: 多宝下载 多宝下载-首页APP
11月15日周二晚上走进博雅202教室,已坐满了学生,心想可能是哪位知名教授的课程。一些没有位子、也愿意席地而坐的听众,都是首次参加CS+X社团举办的讲座。爆满的教室内,有一半甚至不是本校学生,还有很高比例的业界人士。他们都想知道,打败顶尖棋手的AlphaGo机器学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想不想知道当年如果你在泰坦尼克号上,会不会生还?”台上讲师以泰坦尼克号的乘客数据库举例,解释机器学习背后的模型运算方法,逗得台下听众莞尔一笑。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信息科学,让非资工领域的人也能学会程序语言,这就是CS+X社团的成立宗旨。
●学习程序语言成为未来趋势●
CS+X社团由一群这学期刚修CSX系列课程的学生成立。社长何翊瑜本身是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在这学期之前,他不曾碰过程序语言。经过6个礼拜CSX系列微课程的教学,他已经学会初阶的“爬虫”技巧,也就是利用R语言抓取社群网络上的资料。“我认为这是一个未来潮流。电脑已经成为生活中非常普及的工具,就要学会使用它。”身为经济系的学生,何翊瑜认为学习程序语言可加强资料分析能力,而资料分析对经济模型的创建十分有帮助。
CS+X社团创办的初衷,就是为了聚集同样非资工领域的学生,让大家能在学习程序语言的过程中互相讨论。“自学超容易卡在一个地方后就放弃了,一个人会很无助。”同样为经济三的副社长邱诗涵说,社会科学院学生要学程序语言,的确要经过阵痛期。幸好社团中除了初学者外,也有热情的资工所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她认为,只要肯花时间练习,程序语言真的不难。
除了CSX微课程外,每周五晚上在台大计算机中心的小教室里,也坐著一群中文系学生拿著铅笔在纸上涂涂抹抹。他们写的不再是对于文学的分析与批判,而是画出一个又一个方框,在纸上写下
、.class等英文字母。过去印象中与古典文学诗词为伍的文学院学生,现在的回家功课则是看在线直播教学,打开网页编辑器,一行一行地输入HTML、CSS和Javascript语法。
这门由中文系与台大共教中心共授的《文学数码应用与实作》,也是CS+X系列课程之一。修课学生期末须结合自己的文学专长,做出一个完整的主题网站。中文系老师吴旻旻说,过去已有学生透过课程架起昆曲、饮食文学的网站。她认为现在的阅读习惯已因电子产品改变,学生如拥有信息能力,或许文学创作会有新的火花。
但吴旻旻也笑说,跨领域开课对老师也是一大挑战。两门性质差异甚大的学科该怎么融合,她和信息系统训练班讲师张元鸿都还在摸索。她解释,中文系目前是以数码诗作为想像起点,未来希望能陆续开设有关影片制作、互动与数码教材研发的课程。重要的是,先让中文系学生愿意跨出舒适圈,触碰信息科技与程序语言;学生拥有信息能力之后,或许就能够创造出崭新的华文阅读方式。
中文系大一的修课学生蔡采吟表示,当初就是看到台大CS+X计划的新闻,才选择就读台大中文系。蔡采吟说,自己未来想从事传播相关的工作,以文字能力打底,网页设计的能力可以是求职的加分条件。同样也是中文系大一的许玮庭则是对设计跟文字都有兴趣,他想过要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技巧,将系上的刊物改成网络版本,这样就能让更多人看到系上同学的创作。
●台大基本能力课程重视实作训练●
“CS+X”计划全名为“Computer Science + X”,是台湾大学教务处教育改革计划中的一环。从这学期(105-1)开始,台大教务处推动基本能力课程,试图在原有的通识课程内加入新的资源,全方位提升台大学生基本能力素养。
在原有修课规定中的15个通识学分,学生现在可以选择以基本能力课程相抵,最高可抵6学分。基本能力课程包含写作与表达、信息能力及美学设计三大类别。这学期基本能力课程已有25门课,未来各类别都会有更多课程。
台大教务长郭鸿基解释,基本能力课程更重视训练学生的实作能力,与通识不同。在哈佛、芝加哥、哥伦比亚或史丹佛等大学的课程规划里,都有称之为Core Skill的实作课程。将信息能力纳入基本能力,也可说是参考国外教学的趋势。
以哈佛近期讨论热度最高的课程“CS50”举例,过去修课人数寥寥无几的计算机程序概论,现在却成为每学期修课人数飙破800人的热门课程。打败过去哈佛最热门的经济学概论,成为常春藤联盟里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以计算思维为自己加值●
电脑科学的崛起已经是不容逃避的事实,然而难道不分科系都要投身为工程师?郭鸿基认为,所谓信息能力不单指程序语言,更重要的是拥有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能力。
协助办理CS+X课程的资工系教授张智星解释,计算思维其实就是用计算机(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人类的生活已经与电脑密不可分时,如何与电脑沟通就变成一种必要。张智星认为,不管是政治系、中文系,任何科系只要愿意学程序语言,都可以很快上手。
“连欧巴马都在写Javascript,其他人为什么不学?”张智星说,推广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减少学用落差,当今业界程序语言已经变成基本能力。若各领域人才都拥有信息能力,就不需要卑躬屈膝地找工程师解决简单的电脑问题,多学一种能力,也是为自己加值。
参考哈佛与史丹佛的课程设计,台大教务处找上电机系郑士康教授与资工系张智星教授,与台大共同教育中心一起讨论。其中最大的难题便是如何让信息能力以最小的成本,不分科系地遍地开花。
虽然由共教中心与中文系共授的模式颇受学生好评,但若要将信息能力课程遍及台大总共54个系所,师资与人力成本将不堪负荷。因此模仿哈佛CS50的在线课程设计,台大教务处将首次推出在线课程学分认证的制度。
台大CS+X未来将重点投入三个部分同步进行:在线课程、实体面授与CS+X学生社团。台大共教中心已经创建信息能力的在线课程网站,从这学期开始,学生可以透过网络在家自学程序。如果需要学分,可以透过系统报名由学校举办的检定考试,只要通过,就可以取得学分。
台大教务处承诺,信息能力的检定考试至少每个月都有一场,让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再报名最适合自己的场次。郭鸿基解释,可把程序语言想像成英文、日文,而检定考就是托福、全民英检,目的都是希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除了在线课程提供学生程序语言的基础外,共教中心则会开授个案应用的进阶课程,让学生带著问题到教室上课。CS+X社团则与教务处合作,维持学生学习讨论的热度,并固定邀请业界讲师分享最新趋势。透过社团参与,初学程序的学生可放下恐惧,把学习当作一种社团活动参与。
这学期教授四门CSX课程的老师蔡芸琤观察,有学习需求的学生其实很大量且多元。原本预计每堂课只收30人的课程,现在不计旁听人数,总共已超收约200人左右。她很鼓励非资工领域的学生都具备信息能力,文学院、社科院可以学习资料分析与视觉化呈现的能力,理学院、生农学院则可以学习侦测、监控环境因子的程序。
●内容提供者更显重要●
“高速公路已经盖好,现在会赚钱的是运输业,也就是提供内容的人。”蔡芸琤以高速公路比喻资工系创建平行云算系统与云端工具,她认为现在三大平台(Amazon、微软与Google)已经成熟,业界最缺的是提供内容的人,也就是使用高速公路的运输业者。因此,CS+X中的X才是未来最重要的部分。
新闻来源:台大校讯
记者/黄砚琳
责任编辑/王唯瑾
本文由:多宝下载 提供
关键字: 多宝下载-首页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