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集美萌!语文最新版复习规划来了!
继上个月的英语复习规划和上个星期的数学复习规划,今天懒逼升本君终于决定写语文的复习计划了!(主要是因为写语文要查的资料太多了,懒得动)
废话不多说,马上开始正文~
本文结构
语文考试概况→→语文考察内容→→语文复习规划
本文字数5034字,预计阅读时间7min
考试概况
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20分】
20题
词语解释题【10分】
10题
默写题【8分】
8题
翻译题【10分】
5题
填空题【12分】
12题
阅读题【40分】
3篇 每篇3题
作文【50分】
语文考试考察内容虽然近几年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对于题型来讲,改革前后的变化很大。
改革之后的语文题型有:选择题、词语解释题、文言翻译题、文言默写题、填空题、阅读题、作文。
其中分值最大的题型是作文(50分),其次是阅读(40分)
而考察内容最广泛、分值最大的是文学常识与语言知识(42分)。
说这一部分“内容广泛”是因为,专升本语文考试对于文学常识和语言知识的考察遍布选择、填空、词语解释、阅读,所到之处,你看到的地方它都有可能考到。
语文这一科目比较吃【理解】。看过历年真题的同学可能知道,语文题目水平比较基础,但是出题偏,又有很多课外延展的知识,整体内容比较偏离大纲。
这就导致了很多同学觉得语文很难,其实不是语文难,而是你并没有学会【理解】。
大部分同学的语文复习方法就是一个字:背!语文有些内容必须要背没错,但是你这样机械的复习不仅自己很累,考试也拿不到太高的分。
所以大家的复习方法要改正,至于如何正确的复习,后面的【复习规划】单元我会详说。
考察内容
语文的考试内容是从一篇篇文学作品中提取重要知识点,然后凝结成一种考试模式。所以它和数学的考察内容方式类似,按知识点进行分类。
主要分为:文学常识、语言知识、文言文、现代文、作文,五大类。
1、文学常识
考察内容
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会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阅读题
选择题例题
【2020年真题】
5.《谏逐客书》的作者李斯是我国古代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A.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道家
【2011年真题】
38.下列有关李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朝最后一位皇帝,世称”后主”,是著名的词人
B.写有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词的创作分前后期,后期多写亡国之痛和身世感慨
D.其词多直抒胸臆,善用白描手法
填空题例题
【2020年真题】
13.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______》《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
阅读题例题
【2020年真题】
四、(郑伯克段于鄢)
1.本文章出自那本书,作者是谁?
单元小结
文学常识的考察内容比较杂。又要了解古今中外作家基本情况,又要了解古今名篇的基本情况,还考文学流派、诗词歌赋曲、文体概念等。
每道文学常识题分值小且多,范围广且杂,你不看42分全丢,你看了还不一定能看全。
2、语言知识
考察内容
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会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和阅读题
选择题例题
【2012年真题】
2. 下列短语没有歧义的是( )
A. 关心前方的士兵 B. 认清自己的缺点 C. 门没有锁 D.进口汽车
阅读题例题
【2020年真题】
四、(郑伯克段于鄢)
2.下列句子有什么语法特点?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制,岩邑也。
(3)姜氏何厌之有。
3.根据文章,分析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单元小结
语言知识方面的考察比较套路,在我们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考试中经常会看到,除了修辞手法等需要记忆和理解的内容,基本没什么难点。
(当然,现在大家都用电脑手机打字,对于语言知识的练习可能有所退步)
3、文言文
考察内容
常见的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翻译以及对文章的把握。
【实词】指的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虚词】指的是“之、乎、而、为”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指的是辨析文言特殊句式,如倒装、被动、判断、省略等。(考察内容不多,不必特意花时间学习)
【文言翻译】就很好理解,就是给你一句文言文你能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考纲所要求考生应会文言文篇目如下图:
文言文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默写、翻译、词语解释、阅读
选择题例题
【2012年真题】
30.下列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答司马谏议书》)
B.夫其以李怜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马伶传》)
C.媪聋聩不闻。又大言之。乃问∶”贵戚何姓?”《婴宁》)
D.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默写题例题
【2020年真题】
二、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翻译题例题
【2009年真题】
47.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冯援客孟尝君》)
词语解释题例题
【2020年真题】
三、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即∶
(阅读题就是常规阅读题,就不弄了)
4、现代文
考察内容
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考纲所要求考生应会现代文篇目如下图:
5、作文
考察内容
作文的考察内容就是作文……
以下是作文评分标准:
复习规划
语文的分数的提升速度比较慢,它是一个比较吃理解的科目。
不像数学,一个知识点你会了就是会了。而语文,如果你没有彻底地理解一篇文章,随便换个题型你就不知道怎么写了。
而且这样的文章,你需要学70多篇。你懂我意思?
所以语文复习是一个长线作战,我准备分前、中、后期分别讲述
1、前期
首先要做的第一步,不是直接背文学常识,不是拿过书来就开始看。复习语文前,最重要的是,仔细阅读考纲内容,对考试要考哪些文章和考试结构形式以及所占分值做到心中有数。
熟读考纲之后,就可以买本教材按部就班地看了。
在复习前期,建议集美萌一天学一篇文章即可(多了你也看不过来)。
学文章的时候着重注意以下几点:文学常识部分、赏析部分、练习部分、重点名句和词语。
1、文学常识
拿昨天推送的文言篇目《蒹葭》来举例子。
《蒹葭》是《诗经》里的一首爱情诗,《诗经》的知识你要了解吧?《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你要了解吧?《诗经》的文学成就你需要了解吧?
这些知识点是占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大部分分值,你不学不行。不仅要学,最好还得背下来。
2、文学赏析
学习赏析部分的时候需要注意:内容梗概、创作特点、写作手法等,如果你能充分理解这篇文章的赏析,如果考试考到了这篇文章,你甚至直接背下来按照教材上写的就行,语文考试的题型比较死,答案基本不会超过赏析的范围。
3、练习
而练习部分就是做题,你脑子到底吸收多少知识还得从做题中知晓,有时候你以为你懂了,但做题的时候错了一大堆,这就需要带着问题把文章重新看一遍。
4、重点名句词语翻译及背诵
比如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话,就算你没学过《蒹葭》,肯定也朗朗上口,这种句子的翻译和默写你就必须要牢记于心,不必全文通篇背诵,只需背诵重点句子即可。
5、整理笔记
做笔记是语文复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复习后期的主要参考资料。
做笔记≠抄书,而是一种升华和总结。你不需要把所有知识点都记在笔记上,只需要记那些你容易错,容易忘和重点内容即可。
比如《唐雎不辱使命》,在教材中光是第一段就有这么多知识点:
但是考试重点可能只有“易(交换)”“说(通【悦】)”“弗(不)”等的词语解释,你需要自己分辨哪些是重点,然后笔记做的精简些,比如我之前发过的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卡片。
↓↓↓↓↓↓↓↓↓↓
前期要求
每天学一篇文章,着重看文学常识部分、赏析部分、练习部分、重点名句和词语的内容,并整理笔记。
把考纲中的所有文章都过一遍(可以不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即可),语文前期的复习就圆满结束了。
【温馨提示】
不要认为某篇文章历年不经常考,你就不看了哦~一定要老老实实地练习所有文章,不要抱侥幸心理哦~再不常考的文章,哪怕它只考一道填空题,只考两个字,你没学过就是没学过,这1分你就丢了哦~
2、中期
中期的主要任务是查缺补漏,集中做题,集中背诵。
前期复习是一个很漫长的工作,但到了中期,就比较轻松了。复习前期时,你肯定有很多错题,很多没记住的地方,很多一窍不通的地方,把你这些疑惑都全部解决,就是你中期首先要做的事。
其次,开始背诵和默写~
复习语文你需要背的东西很多,文学常识、翻译、词语解释、默写……别妄想着把这些留到后期去做,后期你背不过来的。
背诵技巧可以参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天一小复习,一周一大复习,多次反复。
最后,做题。
专升本考试考查方式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你的做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多数试题你一眼就能看懂出题人想考察的点在哪里。比如,阅读理解题不外乎就是“用到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语言特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掌握了答题规律,其实语文的答题是有一定的套路的。
这就依靠同学们在答题中逐渐熟悉这种套路了。
中期要求
查缺补漏;背诵默写;做练习
3、后期
后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做真题,练作文,总结考试套路。
首先,每天一套真题,掐时间做,严格按照考试时的状态去对待每一份真题。
这里我就懒得写了,直接copy数学的真题使用方法。
【真题使用指南】
1、选一个晴朗的好天气
2、打开一份语文真题
3、自我模拟考试时间定为8:00~10:00
4、把这两小时当作考试当天的那两小时对待
5、10点后对答案,并改错题,把错题记录在笔记上
6、第二天复习昨天错的题,做到不看答案把答案完整的复述下来
7、然后将错题对应考察的知识点在重新看一遍
8、重复以上动作
注意看看你一直以来辛苦整理的笔记,这里凝聚了你复习语文的几个月甚至一年来专属于你的错题集和知识重点集,到了后期你在重头开始学课文就来不及了,70多篇哪看得过来?所以笔记是仅次于真题第二重要的参考资料。
其次,把练习作文排上日程。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作文是很多同学裸考的杀手锏。
但我想说的是:平时不练习,考试就用模板套写的同学,你的得分一定比想象中的低!
考场那么紧张的情境下,没有平时积累,你根本不可能一拍脑门就写出一篇字迹工整又有深度的好文章,基本都是又臭又长的流水账,而且阅卷老师也不会傻到看不出来模板。
同学们可以看看考察内容单元我附上的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对照表格你自己感受一下,哪个方面是你的薄弱点,那你就主要锻炼哪方面能力。
注意字迹工整。再有内涵的文章,你字写得蜘蛛爬爬似的,给判卷老师的第一主观印象不太好。
就跟搞对象似的,你必须外在精致好看,别人才愿意去了解你的内在。
后期要求
1、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一套真题,真题年份从古到今,越临近考试,做的年份越新。保持节奏,复习到考试之前。
2、活用笔记。
3、注意作文的练习和积累。
语文复习规划总结
很多人都误以为语文的学习只是刷题、背诵。于是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背诵,并想当然的以为我只要把词语、翻译、原文、答案背得滚瓜烂熟,那么我的语文就一定能学好。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或许曾经小学语文满分100你能拿到99,初中可以拿到90分,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满分150,你却只能拿到100分。
这不是因为你没有努力学习,而是因为不同阶段对语文的考察形式是不同的。
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更多是靠记忆,考试只考课本上的知识,你都背下来,满分其实很容易。
而到了高中,光是记忆已经满足不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了。高中我们开始接触理解、分析。你不仅需要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还需要知道写这篇文章为什么,并用自己的语言凝练出来。
比如,我们从《将进酒》中,得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豁达人生的感触。然后,我们明白,生命短暂,岁月如梭,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镜花水月,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
于是这种认知过程和推理过程就作为一种固定思维保留下来。以后当我们遇到另外一首诗歌,立马能调动我们的认知思维,从而能在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形成自己新的认知。
这就是语文考试的套路。分析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已经具备的知识推理出新知识的答案。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专升本语文考试内容经常超纲的原因,考试不是要求你把70多篇文章都背下来,而是想让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锻炼你的理解分析能力。
胖友,你明白了吗
荟课网 » 安徽专升本语文考试复习规划经验(全攻略)